木桩术的核心机制是通过替身术实现战斗中的位移与反制。替身术默认形态为木桩,释放时需消耗一个能量槽,且在受到攻击时按下对应按键(通常为O键或游戏内指定按键),角色会瞬间化为木桩并隐身至敌人身后。这一操作需注意两点:一是怒气条需满一行才能触发,二是替身术存在约10秒的冷却时间,需合理规划使用时机。木桩术的本质是打断对手连招并创造反击机会,但无直接伤害效果,因此后续需快速衔接技能或普攻形成连击。
木桩术的实战应用需结合环境与角色特性。部分忍者如千手柱间拥有专属木遁替身特效木人替身,视觉效果更华丽但机制相同。在决斗场中,木桩术常用于破解敌方高爆发连招,尤其是面对突进型忍者时,可在被攻击瞬间使用替身规避伤害并绕后反击。需注意,替身并非无敌状态,若释放时机不当仍会被范围型技能命中。木桩替身无法躲避抓取类技能,面对此类攻击需改用其他规避手段。
提升木桩术使用效率需注重基础训练。建议在训练场反复练习受击瞬间的替身时机,熟悉不同忍者的攻击前摇与后摇。同时需掌握替身后的位移落点规律,确保能精准出现在敌人身后而非随机位置。部分高阶技巧包括:替身后立即使用Y轴位移技能拉开距离,或预判敌方替身冷却时间进行压制。木桩术的怒气消耗与冷却时间限制了使用频率,过度依赖会导致关键回合缺乏反制手段。
木桩术的战术价值不仅限于个体操作。在团队模式中,替身术可配合队友形成交叉火力,例如替身绕后迫使敌人进入队友技能覆盖范围。部分场景下,保留替身能量比立即使用更具战略意义,例如应对敌方奥义攻击。对战经验积累,玩家需逐步培养对替身时机的直觉判断,而非机械性按键。木桩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攻防转换,其精髓在于将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进攻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