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镜是最实用且常见的高倍瞄具之一,掌握其测距技巧能显著提升远距离射击命中率。四倍镜内置的距离查找器通过刻度线与目标人物身体比例的对应关系实现快速测距。当目标肩宽与准星最宽部分(如红色三角形底边)相距离约为300米;若肩宽等于第一条黑色横线(标有数字的宽度,则距离为400米。这种测距方法基于密位原理,需结合目标实际尺寸进行判断。
测距后需调整瞄准点以补偿子弹下坠。100米内可直接用准星顶端瞄准头部;200米时目标身高与准星红色部分等高,需用箭头内部瞄准;300米需改用红色竖线顶端对准头部。400米以上目标肩宽与第一条黑色横线一致,需用横线与竖线交点瞄准。不同枪械子弹下坠幅度存在差异,但四倍镜的刻度设计能适配多数武器的弹道特性。
四倍镜的三种准星类型(尖角、圆形、十字)测距逻辑相同,但具体刻度位置略有差异。尖角准星适用于5.56mm武器,圆形准星多见于狙击枪,十字准星则需注意下方第三根刻度线与肩宽的对应关系。无论哪种类型,300米均为关键阈值——目标肩宽与准星最宽部分重合,超过该距离需显著抬高枪口。
实际战斗中需综合运用测距与瞄准技巧。观察目标时优先通过肩宽或身高判断距离,再选择对应刻度线调整归零点。移动目标需额外计算预判量,但测距原理不变。四倍镜在200-400米范围内优势明显,超过500米建议更换更高倍镜。反复练习可建立距离感,最终无需依赖刻度也能快速估算弹道修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