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的核心在于武将选择、城防布局、战术配合以及资源调配。合理的防守策略不仅能抵御敌方进攻,还能在关键时刻实现反击。防守并非单纯堆砌高属性武将,而是需要根据敌方兵种、战法特点以及战场环境灵活调整。

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凭借高防御属性和反击能力,能有效消耗敌方兵力。曹操的统帅能力可提升整体部队防御,周瑜则能通过火攻制造持续伤害。高顺、孙坚等武将擅长承担前排压力,搭配陷阵营等特殊兵种可进一步增强生存能力。需防守阵容需兼顾输出与控制,避免单一属性过高而导致战术僵化。

城防建筑的合理布局是防守的第二关键。箭塔、拒马、营帐的摆放需形成联动,例如将箭塔置于拒马后方,确保其攻击范围覆盖敌方行军路线。五级以上的箭塔具备显著杀伤力,而拒马能延缓敌方推进速度。品字形箭塔阵可迫使敌方同时承受多方向攻击,大幅增加攻城损耗。闭城状态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免战保护,但需提前规划使用时机以避免资源浪费。

战术层面,调动与驻守的配合直接影响防守效率。驻守部队应优先拦截敌方主力,而调动部队可快速增援薄弱环节。利用1兵侦查试探敌方队列,能提前掌握进攻规模。防守方需重点针对敌方器械部队,通过主力拦截或战法拖延其攻城时间。若无法正面抵挡,可采取消耗策略,迫使敌方频繁征兵以削弱持续作战能力。日常需保持资源储备以应对突发战损,同时通过侦查系统分析敌方兵种配置,提前调整克制阵容。同盟协作能弥补个人防守漏洞,例如共享视野或联合驻守关键城池。侠客军等特殊玩法需额外注意领地监控,避免因视野盲区遭遇突袭。